定義 |
肩部是身體上活動幅度最大的關節群,肩關節在活動時的穩定主要是靠旋袖肌支撐著,其肌腱所通過肱骨(上臂)及肩峰(肩膀)之間的空間非常狹窄,當受傷或長期上肢發力的姿勢不良,產生代償動作,肌腱便會受到肱骨頭擠軋、撞擊,引致炎症及相關痛症,稱為肩撞擊綜合症。
|
成因 |
當舉高上肢時,位於肩峰之間的肌腱及軟組織容易被擠軋,只要一些過度拉扯或重複的猛力提起上肢的動作,就有機會導致內裡的軟組織受傷或慢性發炎。如果發炎的肌腱沒有得到好好的復原,身體潛意識避免觸動痛處,產生「寒背」等前傾肩膊的代償動作,進一步加劇肌腱及軟組織受擠軋的惡性循環。
|
誘因 |
慣性不良姿勢如「寒背」、縮膊等,是最常見的誘因。泳手及經常需要高舉上肢的運動(如網球、田徑擲項等),都會重覆撞擊及刺激患處。再加上過緊的胸肌及前三角肌又相對旋袖肌更為發達,提高上肢時會更易令肱骨前傾和內旋,令肩峰之間的空間更加狹窄,容易誘發炎症。
|
常見症狀 |
|
處理方法 |
於急性期時,應盡量休息及減少引致肩痛的動作。冰敷患處,以減輕痛楚與炎症反應。如情況嚴重,應按醫生指示服用消炎止痛藥物。物理治療方面,手法治療、針灸及電療,有助消炎止痛及鬆弛肌肉。當炎症開始退卻,患者要多作伸展以保持肩關節於正常的生物力學情況下活動。針對性的肩部力量訓練,如旋袖肌的穩定及耐力訓練,亦非常重要。肩部肌肉發展得平衡,有效控制肩部正常的活動及改善不良動作和肩撞擊的情況。
|
**如需轉載、索取進一步資料或有任何疑問,請致電9799 4307或電郵至comm@cores.com.hk 歡迎瀏覽本中心網頁http://www.cores.com.hk,了解其他相關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