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肩關節脫位指的是肩關節脫離正常的位置,常見的為向前或下滑脫位,擠壓與拉扯周邊組織造成傷害產生疼痛,嚴重時會完全脫位,並暫時喪失活動能力,稱之為「甩骹」。肩膀如經常輕易重覆脫位便稱為肩關節慣性脫位。如肩膀首次經歷完全脫位時年紀越輕,之後復發性的脫位機會也越高。而盂唇有撕裂之話,關節窩內的骨也容易受損,並導致關節慣性脫位。

Self File | 肩關節脫位 Glenohumeral instability_肩痛成因物理治療2

 

 

成因

肩關節脫位常發生在上肢外展、外旋及後伸時,過大的力量會導致肱骨頭脫出及移位。導致慣性脫位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是復康治療做得不夠。年輕患者的痛楚成因主要是盂唇撕裂,但肱二頭肌腱撕裂亦有可能。年長患者的痛楚成因則多是旋袖肌撕裂。

Self File | 肩關節脫位 Glenohumeral instability_肩痛成因物理治療1

 

 

誘因
  • 先天性關節不穩者:如馬凡氏症
  • 參與高衝擊的運動:運動時難免與他人有碰撞導致跌倒,患者本能地以手撐地,造成脫位。而運動包括足球、籃球、相撲、網球、棒球、手球時(其中以手球風險最大),運動員在投球時肩部的關節處於最不穩定的姿勢

 

 

常見症狀
  • 感覺肩膀脫出、卡住,甚至動彈不得
  • 患者肩關節處於某個特定位置就會脫位,如籃球投籃、排球扣殺、仰泳的划水動作等。也有在乘公共汽車,手拉扶桿遇到緊急剎車時也會發生半脫位,甚至完全「甩骹」
  • 上肢麻痺,失去活動能力
  • 肩部外觀上也許有改變

 

 

處理方法

在物理治療師指導下進行循序漸進的復康療程,增強肩部肌肉力量,並鍛鍊「本體感受」能力,而提升肩關節的穩定性。然而,有時受傷而造成撕裂的肩關節組織不易自行癒合,有可能需要以手術的方式來矯正及縫合撕離的韌帶並收緊鬆弛的關節囊膜,術後以肩吊帶保護二至四週,並開始續漸活動關節,八至九週才正式開始肌力訓練,十二週後才恢復日常活動,四至六個月才恢復參與高衝擊的運動。

Self File | 肩關節脫位 Glenohumeral instability_肩痛成因物理治療運動

 

 

預防措施

由於跌倒時手撐地是身體的本能反應,預防肩關節脫位不易做到。但以下些有效的方法:

  • 多做運動加強肩肌肉強度,以穩定肩關節
  • 穿戴適當保護裝備參與運動
  • 注意安全,盡可能避免跌倒

 

 

 

 

 

**如需轉載、索取進一步資料或有任何疑問,請致電9799 4307或電郵至comm@cores.com.hk

歡迎瀏覽本中心網頁http://www.cores.com.hk,了解其他相關資料。

 

 

相關推薦

運動包紮8肩關節脫位的原因及防治脫臼
thumbnail

立即預約

可預約時間為08: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