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脛骨是小腿負重的主要骨幹,脛骨中間至下端的內側承受很大的應力,所以大多數症狀會出現於這個位置,統稱為脛骨痛症。其實,大致可分為三大類別:

Self File | 脛骨痛症 Shin Splints_腳痛成因物理治療1

 

  • 脛骨內側應力綜合症
    肌肉和骨骼組織因為長期勞損刺激,產生發炎,痛楚通常集中於脛骨內側骨邊緣,是最常見的病症。

 

  • 間隔區綜合症
    當運動時肌肉內的壓力增大、或受到直接撞擊引起嚴重腫脹,使骨膜間隙的隔區血液循環受阻。休息或消腫後症狀會緩解。在極端嚴重情況下,間隔區的神經線所控制的範圍產生麻痺感及突然失去肌力,患者則需盡快送院接受治療,避免永久傷及神經線。

 

  • 應力性骨折
    當小腿肌肉過緊或處於疲勞狀態時,肌肉收縮的應力會過度牽拉骨膜。起初會在脛骨產生一些肉眼也見不到的細微骨裂,如得不到適當的復原而繼續勞累患處,會續漸變成撕裂性骨折。患者的脛骨會有明顯的觸痛點,症狀最初會於劇烈運動時出現,最後連休息時也會疼痛。

 

 

成因

總括來說,過緊的小腿肌肉會對脛骨的骨膜造成過大的應力。另外,一些下肢結構異常(如膝外翻和扁平足),也是脛骨內側應力綜合症的主要成因。因為扁平足或足部的柔韌性過高使到下肢過度內收及增加足部外翻,大大增加脛骨後肌的應力;如脛骨後肌過弱而未能承受額外拉扯,會出現長期發炎的現象。相反地,足弓過高也會構成問題,因為高足弓令避震能力欠佳,加重脛骨的應力。還有,前足著地的跑姿也會因為下肢增加受震而可能引起脛骨痛症。

 

 

誘因

訓練的強度太大,或在短時間內增加太多哩數、速度及斜度訓練。再加上熱身不足,令小腿肌肉過度緊張。其他誘因還有穿著吸震能力低的運動鞋、訓練地面過硬、肥胖令下肢過度受力等。

 

 

常見症狀
  • 於脛骨內側深層的疼痛
  • 小腿內側紅腫
  • 脛骨有隆起
  • 疼痛在跑步開始時較為嚴重,但在熱身過後肌肉放鬆時會稍稍退卻,但隨著跑步時間久了,痛楚又再次增加

Self File | 脛骨痛症 Shin Splints_腳痛成因物理治療2

 

 

處理方法

物理治療師會有一些按摩手法及消腫治療緩解繃緊的肌肉,針對脛骨肌肉群的針灸療效也很顯注。而如果症狀嚴重及患病已久,患者必需有一段時間的積極地休息,避免進行引起痛楚的活動,但是仍然可以在水中跑步或踏單車。亦須多作小腿的伸展及增強肌力運動,以減低對骨膜的應力。此外,冰敷可有鎮痛及消炎作用。如有下肢結構異常情況,可穿矯型鞋墊以減低脛骨的應力。

Self File | 脛骨痛症 Shin Splints_腳痛成因物理治療運動1

Self File | 脛骨痛症 Shin Splints_腳痛成因物理治療運動2

 

Self File | 脛骨痛症 Shin Splints_腳痛成因物理治療運動3

Self File | 脛骨痛症 Shin Splints_腳痛成因物理治療運動4

 

 

預防措施

多作小腿的伸展運動及一些脛部肌肉的保養按摩手法,促進復原。

 

 

 

 

 

**如需轉載、索取進一步資料或有任何疑問,請致電9799 4307或電郵至comm@cores.com.hk

歡迎瀏覽本中心網頁http://www.cores.com.hk,了解其他相關資料。

 

 

相關推薦

跑步腳跟及小腿痛運動包紮5家居止痛武器之水樽!
thumbnail

立即預約

可預約時間為08: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