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跟腱是小腿後方肌肉(腓腸肌和比目魚肌)連接到足跟上的一條非常粗壯的肌腱。它承受著非常巨大的拉力,作蹬起腳跟的動作。如急性勞損此肌腱,便會引致肌腱發炎。近年研究顯示,長期勞損跟腱會使跟腱提早退化,並引起後腳跟隱隱作痛。如突然過度地拉扯,更有機會導致跟腱撕裂或完全斷裂,很多時需要動手術縫合斷裂的組織及作嚴謹的物理治療療程,才有機會完全康復。
Self File | Achilles Tendinopathy_跟腱發炎、勞損退化或撕裂 Ankle Pain Causes, Physiotherapy Treatment3

 

 

成因

過度或重覆性的拉扯會引起跟腱發炎或退化性病變,尤其是訓練的強度太大、短時間內增加訓練量或作跑斜路訓練等,都會令跟腱承受過多拉力,形成急性或慢性的發炎。另外,劇烈的跟腱拉傷或斷裂常見於爆發性起跑、跳、急停或轉向等相關的運動。還有較少見的小腿肌肉的傷害是因為直接的撞擊而造成。

Self File | Achilles Tendinopathy_跟腱發炎、勞損退化或撕裂 Ankle Pain Causes, Physiotherapy Treatment2

 

 

誘因

負重大、又重覆性高的足部動作容易過度勞損跟腱,本身的纖維組織慢慢會變厚及失去柔韌性,自我復原速度減慢。肌腱最終會因為提早退化而變得比較脆弱,較易發炎、疼痛。另外,下肢力學結構異常(如膝外翻和扁平足),會令跟腱承受額外的拉力。

 

 

常見症狀

急性期

  • 紅腫、發熱、有明顯觸痛點
  • 活動足踝時跟腱部份有疼痛
  • 疼痛會隨活動量而增加,及隨休息量而減少

 

慢性期

  • 痛點不明顯,分散在整條跟腱及小腿肌肉上
  • 在長時間休息,如久坐、睡醒後活動足踝會感到跟腱非常蹦緊
  • 跟腱上有腫塊或變厚情況
  • 足踝乏力、日常生活減少放力於患側

 

 

處理方法

治療的原則是要減少對發炎部位的拉扯,除選擇合適的運動鞋及鞋墊支撐足部,冰敷或輕微的按摩也有幫助。另外亦要多作小腿的伸展活動,腓腸肌和比目魚肌需分開伸展以達到更佳效果。運動包紮法可減少跟腱直接受到的壓力,以減低在復康期間再次受創的機會。研究顯示於復康後期,循序漸進的離心性收縮訓練有效強化肌腱及減少肌腱退化的影響。

Self File | 腳跟痛Heel pain3

Self File | 腳跟痛Heel pain4

 

Self File | 腳跟痛Heel pain5

Self File | 腳跟痛Heel pain6

 

 

預防措施

注意活動前後多作小腿的伸展活動,以免跟腱日漸受到過多拉扯,積勞成疾。

 

 

 

 

 

**如需轉載、索取進一步資料或有任何疑問,請致電9799 4307或電郵至comm@cores.com.hk

歡迎瀏覽本中心網頁http://www.cores.com.hk,了解其他相關資料。

 

 

相關推薦

腳跟跟腱運動創傷運動包紮5腳痛家居自療 抗疫減少出街2
thumbnail

立即預約

可預約時間為08:30-18:00